全国热线
0371-55689707
首页 > 新闻动态 > 家易合科普 > 正文

家庭教育|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妈妈这样说更有效,不用唠叨第二遍

家易合科普2023-11-02

作为一名母亲,我们时常会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


这无疑是每一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孩子的不听话让我们倍感焦虑,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麻烦。


于是,我们开始唠叨,不停重复讲解,试图让孩子听我们的话,但通常都不起作用。



然而,不要气馁,有一些话语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提高对孩子的影响力,达到使他们听从您的话,不必唠叨第二遍的效果。


2.png

行动起来

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要孩子明白,爱他并不代表没有规则。


之前看到过一个泰国的妈妈,5岁的儿子一大早就闹着不想上学,而且她和丈夫又怎么劝都没用……


于是她干脆帮孩子请假一天,带他去捡垃圾!


他们沿着马路去捡塑料瓶,开始的时候这孩子还挺兴奋,可是没过多久就喊累了。


boy-926103_640.jpg


但是妈妈仍然坚定地带着他走了3.5公里,捡了一小袋空瓶子,换了2泰铢(约合人民币0.4元)。


就算只赚了2泰铢,孩子也很高兴。


不过他还是表示,走不动了。


他说:“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妈妈:“坐公交车一个人要10泰铢,你有钱吗?”


没有办法,他只好跟妈妈一起往回走,这个时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11.jpg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餐厅门口。


孩子:“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去买吗?15泰铢。”


孩子:“妈妈,我钱不够,我要回家。”


妈妈:“累了?”


儿子:“好累,好热,我想上学,我要回家。”


妈妈最后表示: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


8.jpg


儿童心理学奠基人Rudolf Dreikurs早有答案,他说:“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简单说,就是行动起来,别啰嗦,别念叨


2.png

就事论事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往往情绪会变得特别激动


于是常常会借着孩子这次的行为,进行长篇大论。


甚至说把孩子以前的旧账统统翻出来,这样的方式是极为不妥的。


book-841171_640.jpg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只需要把孩子当前做的事情处理好就行,孩子有错的话就要帮孩子指出来。


千万不要太过于唠叨,上纲上线,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出逆反的心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乖乖听话,就不要总想着用改变孩子的方式去与孩子进行沟通。


你可以试着去理解,感受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懂自己,就会想听父母的话了。


autumn-72740_640.jpg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遇到这样的事:


如孩子喜欢穿某类衣服,因为他所有的朋友都有一件,但父母却数落那些朋友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谈到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时,父亲总说儿子令他丢脸


每当子女表现不佳、判断错误或是有不同的喜好时,父母就让孩子觉得犯了道德上的错误。


由此,孩子经常与家长对抗——这是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时普遍遭遇到的难题。


homework-3235100_640.jpg


当孩子的某些行为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时,有些父母通常会抱怨孩子什么都做得不好。


譬如“你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你就不能做一件对的事吗?”“你是个笨蛋是不是?”


这些信息迟早会沉人孩子的内心,成为未来自我批判的武器。


父母通常会教导孩子哪些行为是错的、危险的、惹人厌的、可爱的、为人接纳的、好的,而这些都是为了设定条件来训练孩子求生。


不幸的是,如果孩子无法达成父母的期待,将会接受某种惩罚;更糟的是,身为孩子,几乎无法看清行为本身的对错和人格的好坏是无关的。


boys-286245_640.jpg


因此,当他受到惩戒或改正时,通常只会认为自己有瑕疵,无可救药,而且坏透了。


2.png

以商讨为前提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当时的状态正在忙碌自己的事情,父母不妨先考虑一下自己所要讲的事情是否足够重要到打断孩子的当前状态。


如果打断了孩子,就要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


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打扰,还要听从颐指气使的命令,一定要委婉一些,直截了当给出自己的主题。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选择题”的效果远远胜过“询问意见”。


baby-2972221_640.jpg


比如我常常会对家里的小宝说:“你愿意现在去睡觉还是再玩5分钟?”


不用想,他肯定愿意玩5分钟,但是5分钟之后他会很开心的上床睡觉。


如果我在他玩的时候直接告诉他:“5分钟之后睡觉”,他一定会直接回答一句:“不!”


即便是我说:“好晚了,我们是不是要睡觉了吗?”他也会回答:“不要,我想再玩一会儿!”


所以,不妨直接给他选择题,题目由我来定,而选择的主动权在于他。这样我们都可以很开心的达到自己的目的哦!


book-2178586_640.jpg


其实大一些的孩子,建议和商讨胜过动辄的责备。


不妨就从把每天的口头禅“你作业写完了吗?”彻底放弃掉开始;


甚至无声的注视和沉默的陪伴,也会胜过喋喋不休的唠叨

在学校门口,五岁的特里站在角落里大哭。


妈妈又哄又劝又威胁:“别哭了,宝贝······如果你再哭,我就走了,你一个人在这儿哭吧。”可是孩子哭得声音更大了。


“现在我真的走了。” 妈妈说。特里听到,尖叫着跑到门口去追妈妈。


妈妈已经走到大门口,但听到特里尖利的哭声,又折返回来:“嘿,特里,你需要留在教室里,别哭了。”


beautiful-6126170_640.jpg


老师这时介入了:“特里妈妈,你尽快离开就好了,特里会没事的。”


“我怕他离开学校。我们从家来这里的时候,他就挺麻烦的。”


“我相信,特里准备好了就会加入我们的。特里,我很乐意看到你和我们一起玩,记得吗?我们是朋友哦。”


妈妈离开了,特里很快就不哭了。在角落里待了一会儿后,就决定加入大家。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面对孩子尖叫、失控,感到非常的无助。她试图用语言威胁给孩子施压,让孩子听话,但她的行为却与她的语言相反。


child-2916824_640.jpg


她想让孩子停止大哭,却不知道自己应该采取行动,离开这个环境。


孩子这时的哭只是“泪水压力”而已,不用太过在意。


作为一名母亲,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指导孩子成长。


当他们不听话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情况,并通过简单明了、积极正面、尊重孩子意见的语言表达和技巧,来促进对孩子的影响力和引导如何成长。


让孩子在渐进式的激励、鼓励和理解中 成长,为他们奠定一个健康、积极的成年环境。



免费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