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说反话——想夸但是又不敢夸,想骂也不直接骂,总是鸡蛋里挑骨头,看似没有问题,但总是阴阳怪气。
“不想走,那你就留在这里吧。”
“你以后要是出息了,水都倒着流。”
“你要不要再粗心一点,可以再考少几分。”
这些脱口而出的话,弥漫着的全是否定与讽刺,一次又一次的在孩子的心上捅刀子。
父母的「反话教育」
心中是爱,开口只有伤害
在《少年说》里有这样一位毒舌妈妈,女儿是这么吐槽的:
“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有一次,她的数学只考了50分,因为自知没考好,所以她好几天都不敢跟妈妈通电话,但妈妈依旧不准备放过她。
“哦吼,你真是个人才,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她的语气和表情惹得台下的同学哈哈大笑,但自己却没忍住红了眼圈。
母亲难道不想让孩子好吗?
当然不是。
台下的母亲振振有词:“我的出发点是想你好,让你知耻而后勇,努力成为优秀的孩子。”
看!明明自己的本意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但说出口的话却比暴力还要伤人。
面对这种打着“为你好”旗号话,让女孩忍无可忍地反驳道——“你所谓的犀利直白,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
不懂好好说话的父母
只能养出不会说话的孩子
有一位网友曾经回答:
父母从小就打击自己,长大后,自己的性格变得十分内向,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朋友圈很小,对外人沟通总是讨好状态,事情做的不好,直接会让自己内疚很久,哪怕是他人的过错。
有不少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开口说话,到长大后离家越来越远,他们选择切断和父母的情感沟通,远离他们的伤害。
事实上,亲子关系的和谐,90%来自良性沟通。
而很多时候,不说话的孩子,抗拒的不是沟通,而是不懂沟通的父母。
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时,要先反思,我们是否有跟他们 “好好说话” 。
如果深爱
请停止语言伤害
美国惠顿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特丽·沃森认为:
亲密关系是我们的安全区,每一次暴力沟通,发泄情绪,其实都是在安全区的边缘试探。
因为彼此亲密,所以我们肆无忌惮。
殊不知不经思考的讽刺,浇灭热情的冷言冷语,看似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在孩子心中扎下的却是难以拔出的一根刺。
经年累月,就成了父母跟孩子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著名教育专家李子勋说过:
教育孩子,最主要还得把话说到孩子心里,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
沟通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亲子间的沟通,更需要技巧才能让孩子听进去,只有当孩子明白父母真正意图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如果您不知道怎么做,评论区留言,家易合心理教育的老师可以帮助您。
END
官宣!品牌沉淀到品牌升级,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好孩子养成记,做成长型思维父母”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再度受邀丨家易合教育“助力中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婉晴线下课系列丨家易合心理教育“智慧父母研习会”成功举办!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助力高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官宣!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育!
「婉晴公益日」每周六给孩子一个治愈自己的机会
婉晴头条丨热烈祝贺许蔚虹教授入驻婉晴心理研究院!
婉晴品牌新闻丨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与婉晴教育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喜报】 热烈祝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许蔚虹教授正式签约婉晴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