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这是本次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呼吁全社会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而孩子在家庭中呆的时间,往往高于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时间,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密不可分的责任。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 (2019-2020》调查显示,24.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症状,17.2%的青少年患有轻度抑郁,7.4%的青少年患有重度抑郁。
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
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
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失恋、身患疾病、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
如果发现青少年出现了抑郁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此外,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也对青少年的康复非常重要。
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提供应对策略和支持。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抗抑郁药物,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曾提出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心理健康“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也于日前联合公布了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海报。
按照《通知》要求,要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呼吁全社会提高认识,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高发?究其根本原因,可以从生理、学业、家庭、社交、媒体、自我认同和遗传等方面,发现青少年抑郁的原因。
从生理上,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以及神经递质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抑郁情绪的增加。
从学业上,学业压力是青少年抑郁的常见原因之一。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也较大,可能导致青少年感到沮丧和无助。
从家庭上,家庭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亲密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抑郁的风险。
从社交上,青少年正处于社交发展的阶段,他们可能面临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如被排斥、欺凌或社交焦虑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增加。
从媒体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欺凌、完美主义观念的形成等,这些也可能增加抑郁的风险。
从自我认同上,青少年正处于寻找自我身份和建立自我认同的阶段,对自己的身体、性取向、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困惑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
从遗传上,抑郁症在家族中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的成员,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个体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抑郁症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早发现和干预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常言道,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这样的说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家庭是孩子成长开始的地方,一个优秀的子女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现代社会离婚率的升高,又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破碎家庭。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感受到恐惧和无助。
在孩子潜意识的身体作用下,通过生病等症状来维系父母之间的感情。而父母的争吵对于将来孩子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抑郁症,一定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帮助。越早发现,越能及时干预,恢复得越快。
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孩子的错。他们应该接受孩子的感受,并尽量理解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和困扰。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安全感,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单的,有人愿意倾听和帮助他们。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他们分享感受,或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家长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参与有益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和社交活动。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休息和放松的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家长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如咨询心理医生或儿童心理学家。专业人士可以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改善抑郁症状,并提升整体的心理健康。
总之,家长应该以理解、支持和专业帮助为基础,积极地对待抑郁症孩子,并与他们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自信积极;而那些家庭氛围不太融洽的孩子性格往往是比较偏激。
父母包办一切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往往是不可一世的“小皇帝”、“小公主”,而那些民主氛围下成长的小孩,常常较为独立,拥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善于处理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抱有足够的求知欲与毅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性有爱的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官宣!品牌沉淀到品牌升级,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好孩子养成记,做成长型思维父母”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再度受邀丨家易合教育“助力中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婉晴线下课系列丨家易合心理教育“智慧父母研习会”成功举办!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助力高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官宣!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育!
「婉晴公益日」每周六给孩子一个治愈自己的机会
婉晴头条丨热烈祝贺许蔚虹教授入驻婉晴心理研究院!
婉晴品牌新闻丨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与婉晴教育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喜报】 热烈祝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许蔚虹教授正式签约婉晴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