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手机和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手机和网络在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危害。
不仅是成人,我们身边还有不少孩子因沉溺于网络游戏,玩手机看电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肩颈适等健康问题。
很多家长对孩子沉迷手机头痛不已,甚至对孩子打骂,亲子关系造成破坏的同时,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却依旧没有减少。
然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沉迷游戏的状态?
孩子沉迷游戏,成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跟家长也不说话,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学会下面的这几招,让你轻松应对孩子沉迷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开发者为了能够吸引玩家的眼球,特意设置丰富的画面、刺激的情节、炫酷的战甲和武器等等。
而游戏也恰好能营造一个独立自我的空间,让他们能发泄在学习或者生活中累积的不满和压力。
曾经有学者做过一次市场调查,调查显示80.68%的中学生在小学甚至幼年期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了,甚至有超过60.1%的中学生是3年以上的资深玩家。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跟孩子交心的谈话越来越少,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缺乏交流。
成长中的孩子,往往有很多心里话无处倾诉,于是他们便依赖于在游戏里寻找玩伴。
山西一名15岁的孩子,长期沉迷手机游戏,妈妈没收手机,孩子对妈妈大打出手,最后还是邻居报警,才将孩子稳住。
孩子这才说出自己的心声,父母在家不是在打麻将就是在吵架,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他只能在游戏里才能感到放松和自由。
其实平时注意观察会发现,越是沉迷游戏的孩子,就越是性格孤僻、少言寡语。
成长过程中,孩子都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得到别人的肯定。
但由于一些孩子在学习方面并不出众,很少能得到家长、老师的认同,心理上无法平衡,便选择转移阵地寻求安慰。
在虚拟游戏世界里,学习成绩不再是评判标准,只有游戏技术的高低、装备的优劣、经验的多寡。
即使是班里的吊车尾,也能一跃成为游戏里的“王者”。
这恰恰就弥补了孩子在现实世界里的挫败感,并渐渐依赖于在虚拟世界里建立起的那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自信”。
我们再找孩子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时,也要对照一下自身,是不是一下班或者空闲了就会拿起手机。
我们千方百计的要求孩子,有没有对自身的要求也要放高,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朋友10岁的女儿,闲暇时都会待在自己的卧室里看书,而且看得特别专注。
年级尚小的她就已经接触各种外国文学史,外国名著了,这不禁让我自愧不如。
但是我知道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她的父母,文学专业出身,在任学校的语文老师,父母平时就是喜欢文学,喜欢读书的人。
他们家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书,他们的女儿就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成了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家长不想让孩子玩游戏,能否陪孩子一起学习呢?而不是训斥孩子一顿,自己再拿起手机熬夜翻看。
再高明的教育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对孩子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
想要孩子热爱学习,喜欢看书,那么首先你就让自己养成看书的习惯,这就是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
很多孩子会在家长离开家后玩游戏,等在家长回家前立马放下手机,佯装学习的模样。
这种情况家长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在孩子面前有过言行不一的行为,如果家长不守信用,孩子很容易学会撒谎和不守诺言。
相反,如果家长讲信用、守诺言,孩子也会学会诚实守信。
家长的价值观念包括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等。
如果家长重视学习和努力工作,孩子也会受到激励,努力学习;
如果家长注重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孩子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因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孩子没有目标和兴趣的时候,就会安于享乐,手机、平板电脑取代了洋娃娃小汽车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游戏、动画成为日常,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为了阻止孩子玩游戏,很多家长禁止孩子玩手机,从短期来看,这种办法可能是有用的,但是从长远出发,家长阻止的了一时,却阻止不了一世。
再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让玩手机,孩子也会想各种办法,例如去网吧等等,因此,对孩子沉迷手机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曾看到过一则故事,一名智者让弟子除掉长满杂草的荒野。
第一个弟子用一把锄头将杂草除掉,第二个弟子用火将杂草烧掉,第三个弟子认为只有深挖才可行。
智者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方法锄一片草,一年后再在此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来了,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根除杂草,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地方杂草反而更多了。
弟子们向智者请教,智者却说:“你们的办法是不能把杂草除尽的,因为杂草的生命力很强,但如果种上庄稼,杂草便不会再肆意生长。”
同样的,杂草犹如游戏,生长在孩子这片土地上,只有用庄稼代替了杂草的地位,才会限制杂草的生长。
家长也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什么事物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如果他喜欢画画,就送他去学习画画,喜欢运动,就陪孩子一起运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孩子把从游戏中精力转移出去,孩子自然也会沉迷虚拟世界之中了。
小文刚上小学,沉迷于电子游戏之中,她的妈妈看孩子喜欢游戏,就给孩子报了编程课程。
小文喜欢游戏,那就让她自己设计小游戏,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文确实很喜欢编程,她本来没事就会去打游戏,现在没事就专研编程问题。
每个孩子的兴趣都是独特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支持。
一旦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家长一定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自己的兴趣。
想要教育好孩子有很多好的办法,不一定要和孩子反目成愁,家长陪伴孩子,要多花些时间,多些耐心,孩子们肯定还是更喜欢现实中的美好。
官宣!品牌沉淀到品牌升级,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好孩子养成记,做成长型思维父母”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再度受邀丨家易合教育“助力中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婉晴线下课系列丨家易合心理教育“智慧父母研习会”成功举办!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助力高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官宣!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育!
「婉晴公益日」每周六给孩子一个治愈自己的机会
婉晴头条丨热烈祝贺许蔚虹教授入驻婉晴心理研究院!
婉晴品牌新闻丨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与婉晴教育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喜报】 热烈祝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许蔚虹教授正式签约婉晴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