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
0371-55689707
首页 > 新闻动态 > 家易合科普 > 正文

家庭教育|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了?牢记这几点,错过后悔一生!

家易合科普2023-10-13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长大后和你不再亲昵,和你渐行渐远


身边有的孩子,小时候总是离不开妈妈,即使有时妈妈态度不好,孩子也还是最爱妈妈,非常亲昵。


但孩子长大后,和妈妈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了隔阂,再也不亲了,一般这个时候,妈妈都喜欢说一句话“越长大越不听话,翅膀硬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孩子和妈妈不如小时候亲昵,可能是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妈妈忽视了一些细节,才导致和孩子渐行渐远。


生活处处是教育,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少不了父母的远见和智慧

 

陪伴孩子


俗话说,母子连心,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皮夹克


从幼年到成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父母不同的情感陪伴。


作家池莉曾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


motherhood-4624889_640.jpg


之前因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而引发4亿人讨论的留守儿童钟芳蓉。


据她说,在她8个月大的时候,妈妈跟随爸爸外出打工,她只能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她对妈妈的印象很淡,感觉妈妈就像一个摸不着的影子。


每到过年,妈妈会带着大包小包回到家乡看她,包里全是给她带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


她也盼望着妈妈回家,可真正看到妈妈时,却始终不能将“妈妈”喊出口


family-7257182_640.jpg


她说:“因为很久不叫,只有一年见一次,感觉有点不熟。”


懂得妈妈不得不离开的苦衷,也理解妈妈外出工作的不易,


可是正常母女之间那份亲密的举止,不曾出现在她身上。


陪伴孩子不仅仅是陪他们玩耍,更重要的是陪他们成长。


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family-521551_640.jpg


当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就时,我们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认可。


在孩子童年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


但有些妈妈可以为了女儿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女儿付出时间和心思。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问题,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们成长,于是会交给家里的老人进行照顾。


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建立就会比较困难,孩子的情感依托会放在照顾他的人身上。


child-1439468_640.jpg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由老人照顾长大的孩子,即使成年之后仍然会和老人比较亲近的原因。


不过也有很多家庭出于无奈不得不选择这种方式,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全权交由老人照顾,而是尽量抽时间自己照顾和陪伴,时常对其进行关心等。

 

给予孩子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这种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和成就至关重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机会。


hands-1850223_640.jpg


首先,家庭的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无论孩子面临什么困难或挑战,父母都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此外,父母还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机会,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也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提供学习材料和工具,以及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mom-20666_640.jpg


曾看到一个新闻,浙江的一个孩子自己捡瓶子攒钱买球衣,爸爸陪孩子一起在街边,支持孩子的决定。


爸爸认为能让儿子知道赚钱不易,知道靠自己赚钱买东西意义不一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孩子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明白了家长赚钱的不易,很多家庭面对这种情况都会直接给孩子买了,不想孩子吃这个苦。


但是孩子的一些想法需要得到实践的支撑,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孩子坚持下去的勇气。


给予孩子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的心态,并且在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family-2485714_640.jpg


家长还应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给予他们学习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给予他们兴趣爱好上的支持,让他们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家长的支持,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mother-6195216_640.jpg

 

给孩子留有空间

教育是用一个生命唤起另一个生命,用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在自己面前,孩子不该有秘密。


并且认为只有家长从全方面地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家长的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children-403582_640.jpg


亮亮刚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人围着他转。


亮亮堆积木时,奶奶就拿出手机说:“宝宝堆得真好看,来,看这里,奶奶给拍张照。”


平时,只要亮亮没动静了,外婆就会喊一声:“亮亮,你在哪儿?来外婆这里!”


到了上学年龄,爸爸妈妈开始辅导功课,节假日带他去上辅导班,两人一丝不苟地打理着儿子的学习生活。


看似一切都安排得妥当,可慢慢地,亮亮变得越来越黏人,时刻都要求大人陪着,出门见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学习时注意力非常不集中……


child-5489290_640.jpg


生活中像亮亮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不在少数,可很多家长不知道,这种过度陪伴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自从孩子出生,我们的眼睛就紧紧地盯上了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处在我们的观察之下。


做父母的,总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见微知著,以便制定最好的教育方案。


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孩子邀请你加入,不然你永远都不要去主动打扰孩子。”


家长们要知道,最好的陪伴是在场,不打扰,留给孩子独立玩耍的时间和自己做主的空间。


mother-and-daughter-2629795_1280.jpg


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活动、去探索。既要杜绝“人在心不在”,又要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在必要时给予一定帮助。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社会太乱了,孩子却过早成熟,面对的诱惑也很多,平常问他们也不说。


因此家长只能通过窃听他们的电话来了解孩子现在和哪些人交往,这是家长应尽的监护权,也是为了孩子好啊!


但是孩子也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家长一味的干预也会和孩子越走越远。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免费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