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长大后和你不再亲昵,和你渐行渐远。
身边有的孩子,小时候总是离不开妈妈,即使有时妈妈态度不好,孩子也还是最爱妈妈,非常亲昵。
但孩子长大后,和妈妈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了隔阂,再也不亲了,一般这个时候,妈妈都喜欢说一句话“越长大越不听话,翅膀硬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孩子和妈妈不如小时候亲昵,可能是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妈妈忽视了一些细节,才导致和孩子渐行渐远。
生活处处是教育,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少不了父母的远见和智慧。
俗话说,母子连心,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皮夹克。
从幼年到成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父母不同的情感陪伴。
作家池莉曾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
之前因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而引发4亿人讨论的留守儿童钟芳蓉。
据她说,在她8个月大的时候,妈妈跟随爸爸外出打工,她只能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她对妈妈的印象很淡,感觉妈妈就像一个摸不着的影子。
每到过年,妈妈会带着大包小包回到家乡看她,包里全是给她带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
她也盼望着妈妈回家,可真正看到妈妈时,却始终不能将“妈妈”喊出口。
她说:“因为很久不叫,只有一年见一次,感觉有点不熟。”
她懂得妈妈不得不离开的苦衷,也理解妈妈外出工作的不易,
可是正常母女之间那份亲密的举止,不曾出现在她身上。
陪伴孩子不仅仅是陪他们玩耍,更重要的是陪他们成长。
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当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就时,我们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认可。
在孩子童年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
但有些妈妈可以为了女儿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女儿付出时间和心思。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问题,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们成长,于是会交给家里的老人进行照顾。
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建立就会比较困难,孩子的情感依托会放在照顾他的人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由老人照顾长大的孩子,即使成年之后仍然会和老人比较亲近的原因。
不过也有很多家庭出于无奈不得不选择这种方式,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全权交由老人照顾,而是尽量抽时间自己照顾和陪伴,时常对其进行关心等。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这种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和成就至关重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机会。
首先,家庭的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无论孩子面临什么困难或挑战,父母都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此外,父母还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机会,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也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提供学习材料和工具,以及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曾看到一个新闻,浙江的一个孩子自己捡瓶子攒钱买球衣,爸爸陪孩子一起在街边,支持孩子的决定。
爸爸认为能让儿子知道赚钱不易,知道靠自己赚钱买东西意义不一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孩子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明白了家长赚钱的不易,很多家庭面对这种情况都会直接给孩子买了,不想孩子吃这个苦。
但是孩子的一些想法需要得到实践的支撑,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孩子坚持下去的勇气。
给予孩子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的心态,并且在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家长还应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给予他们学习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给予他们兴趣爱好上的支持,让他们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家长的支持,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育是用一个生命唤起另一个生命,用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在自己面前,孩子不该有秘密。
并且认为只有家长从全方面地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家长的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亮亮刚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人围着他转。
亮亮堆积木时,奶奶就拿出手机说:“宝宝堆得真好看,来,看这里,奶奶给拍张照。”
平时,只要亮亮没动静了,外婆就会喊一声:“亮亮,你在哪儿?来外婆这里!”
到了上学年龄,爸爸妈妈开始辅导功课,节假日带他去上辅导班,两人一丝不苟地打理着儿子的学习生活。
看似一切都安排得妥当,可慢慢地,亮亮变得越来越黏人,时刻都要求大人陪着,出门见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学习时注意力非常不集中……
生活中像亮亮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不在少数,可很多家长不知道,这种过度陪伴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自从孩子出生,我们的眼睛就紧紧地盯上了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处在我们的观察之下。
做父母的,总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见微知著,以便制定最好的教育方案。
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孩子邀请你加入,不然你永远都不要去主动打扰孩子。”
家长们要知道,最好的陪伴是在场,不打扰,留给孩子独立玩耍的时间和自己做主的空间。
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活动、去探索。既要杜绝“人在心不在”,又要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在必要时给予一定帮助。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社会太乱了,孩子却过早成熟,面对的诱惑也很多,平常问他们也不说。
因此家长只能通过窃听他们的电话来了解孩子现在和哪些人交往,这是家长应尽的监护权,也是为了孩子好啊!
但是孩子也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家长一味的干预也会和孩子越走越远。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官宣!品牌沉淀到品牌升级,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好孩子养成记,做成长型思维父母”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再度受邀丨家易合教育“助力中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婉晴线下课系列丨家易合心理教育“智慧父母研习会”成功举办!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助力高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官宣!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育!
「婉晴公益日」每周六给孩子一个治愈自己的机会
婉晴头条丨热烈祝贺许蔚虹教授入驻婉晴心理研究院!
婉晴品牌新闻丨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与婉晴教育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喜报】 热烈祝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许蔚虹教授正式签约婉晴心理教育